10月17日,香港保监局(以下简称IA)正式引入「具本地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分类框架(以下简称「D-SII」)。友邦及保诚成为首批被归类为D-SII的保司集团。

2019年11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以下简称“IAIS”)通过了全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与缓解的整体框架(以下简称“整体框架”),框架已于2020年正式生效。其主要目的是从保险业宏观视角出发,通过监管机构建立的采用资产负债表整体方法的流程和识别检测和分析市场及金融发展等环境因素,解决个体或整个行业层面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的累积问题,从而系统性增强保险行业风险韧性,保持长久稳定良好的金融市场。一句话总结:D-SII框架的实施,是一套引发监管从微观到宏观质变的政策工具。监管机构将不仅监管保司对保单持有人的保障和自身的经营状况,更将从宏观的市场角度出发,规避因行业巨头自身问题,对整个金融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挑战。02 香港保监局再加码,重新定义“大而不能倒”保司! Too Big To Fall(大而不能倒)是对规规模庞大、业务复杂、金融体系紧密关联的金融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的评价。一旦陷入困境或破产,或将对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造成灾难性连锁反应,通常政府将动用公共资金或采取极端措施对其进行救助。作为行业两大巨擘,友邦与保诚影响力已超越保险业本身。其在香港金融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金融地位。为此,香港保监局参考IAIS的保险核心原则框架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更“香港化”的监管框架,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在港注册成立且从事一般保险和长期保险业务的保司,及在港设有分支机构的所有保险机构。(除「香港保险业条例」新第3B条所界定的指定非香港保险公司)香港保监局以指保司规模、可替代性、关联性与流动性四大指标为基础,采用绝对值和相对值结合的方式,多维评估影响市场的重要保险企业。具体指标和权重如下:根据定量评估筛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保险公司后,IA将进行更具体的定性评估,以考量不具备量化性质且无法通过机械定量分析充分反应的缓解因素,如保司是否具有隔离传染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否存在政府担保、是否有充足的应急资金从而降低对香港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等。监管机构在企业风险管控制度、清盘制度、内部管控、高管任命等提出更审慎严谨的要求;针对龙头企业,更高的偿付能力和更多的应急准备金或将成硬性指标。“具本地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不仅是荣誉性分类,更是对“大而不能倒”企业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也意味着官方对保司品牌的认可,将大幅提升保司品牌知名度、消费者信任度及国际影响力。更成熟的监管框架,显著提升了国际社会香港监管水准的信心,更向全球投资者充分彰显了其成熟、稳健、前瞻的监管环境。这对于吸引长期资本、巩固香港风险管理中心地位具有关键意义!综上,保监局「D-SII」年度评审机制,其价值远超于技术层面的优化。更代表着前瞻性的监管哲学与动态自我完善的制度优势。通过每年的审视、调整与革新,不仅能守护当下市场信心,维持市场相对稳定性,更能持续夯实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根基,为全球投资者带来坚实的信心与充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