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注香港保险的人来说,最近有个大消息:刚在 7 月登陆港交所的富卫集团,8 月就交出了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报告 —— 不仅整体业绩创 IFRS 17 实施以来的中期新高,香港和澳门市场更是 “一骑绝尘”,新业务保费直接翻倍,成为最强增长引擎。
很多人会问:富卫为什么能涨这么快?这份业绩对客户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天就从业绩细节、港澳亮点和富卫的核心优势,一一讲清楚。
上市后首份业绩:全维度 “创新高”
作为上市公司的 “首秀”,富卫的中期业绩没有让人失望,每一项关键指标都在 “往上走”,透着一股 “稳” 和 “强”:
新业务 “量价齐升”:年化新保费 12.46 亿美元,同比涨 38%;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 7.94 亿美元,同比涨 34%—— 这两个数据很关键,前者代表 “业务规模”,后者代表 “盈利价值”,两者同步高增长,说明富卫不是 “为了冲量而降价”,而是靠优质产品赢得市场。利润 “多点开花”:税后营运利润 2.51 亿美元,增长 9%,香港澳门、泰国柬埔寨、日本、新兴市场四大板块全部贡献正向收益,没有 “单靠一个市场撑着” 的风险;净利润 4700 万美元,创 IFRS 17 实施以来中期最高,赚钱能力经得起检验。安全 “双重保险”:穆迪刚把富卫的财务实力评级上调到 A2,国际认可度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283%,远超监管要求 —— 对客户来说,这就是 “定心丸”,不用担心保险公司 “没钱履约”,保单安全有保障。富卫行政总裁黄清风的评价很直接:“这份业绩证明我们能在亚洲实现可持续盈利。” 简单说,富卫不只是 “短期火”,而是能长期稳定地做下去。
港澳市场 “涨疯了”:保费翻倍,评级双 A
如果说整体业绩是 “稳”,那香港和澳门市场就是 “爆”,从业务到价值再到评级,全面开花:
保费直接翻倍:新业务年度化保费同比增长 103%,相当于 “一年翻番”,这个速度在港险市场里相当少见。背后是 “本地客户 + 内地客户” 共同发力,不管是香港本地人还是想配置港险的内地人,都在选择富卫。价值同步高增:新业务价值同比涨 91%,几乎和保费增长持平,说明富卫在港澳卖的不是 “低性价比产品”,而是能帮客户长期增值、帮公司创造利润的好产品,不是 “赚快钱” 的短期行为。安全再添砝码:富卫香港不仅被穆迪上调评级到 A2,还保持着惠誉 “A” 的评级,两大国际机构同时认可 —— 要知道,评级机构看的是 “财务稳健性、履约能力、风险管理”,双 A 评级意味着富卫香港的实力在港险市场处于第一梯队。12 年从 3 市到 10 市,富卫的 “增长密码”
富卫能有今天的成绩,不是 “突然爆发”,而是 12 年积累的结果。从 2013 年成立到现在,它从 3 个市场扩展到 10 个亚洲市场,靠的是两个 “不跑偏” 的核心逻辑: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不跟风推 “热门产品”,而是找市场的 “保障缺口”—— 比如客户需要跨境资产配置,就推多币种保单;客户担心养老,就做带年金转换的储蓄险;再用科技简化投保、理赔流程,让客户少跑腿,真正做到 “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靠实力赢得认可:不只是 “卖产品”,更要 “建体系”—— 被香港保监局列为三大国际保险集团,说明本地监管认可;被 IAIS 界定为 “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说明全球合规性达标;上市后资本更充足,风险抵御能力更强,形成 “实力→认可→增长” 的正向循环。对客户来说:选富卫,选的是 “确定性”
很多人买港险,怕的是 “公司不稳”“收益不兑现”。
而富卫的这份业绩,恰恰给出了 “确定性” 答案:
利润在提升,说明能持续运营,不是 “赚一笔就走”;评级被上调,偿付率够高,说明保单安全有保障,不是 “虚有其表”;港澳业务翻倍,说明内地客户也在选,不是 “本地小公司”。展望未来,富卫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创新,很可能成为内地客户配置港险的 “首选之一”。
毕竟,对客户来说,“有实力、在增长、够安全” 的保险公司,才值得托付。